首页
>政务公开>服务资讯>政策文件

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 05- 11 10: 28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广安市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1日

广安市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2〕77号)要求,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健全体系、提升能力、摸排风险、重点防控、分类治理”工作原则,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强化制度、科技、财政保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新污染物治理长效机制,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完成全市高关注、高产(用)量的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筛查,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风险管理等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政策支撑、财政投入、基础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全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按照“市级统筹、县级落实”原则,建立完善全市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全面压实新污染物治理属地责任,实行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强化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协调衔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乡村振兴局、广安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按照省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方案和技术要求,开展我市重点行业中重点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以化工、橡塑、制药、农药、印染、畜牧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根据四川省首批优先评估化学物质清单,进一步开展生产、加工使用、环境排放数量及途径、危害特性等详细信息调查。开展新增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简称“POPs”)生产、加工、使用、储存和排放调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按照省级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方案,依托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典型工业园区、入境关口,选取抗生素、全氟化合物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环境调查监测,全面掌握全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赋存水平。2025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广安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按照省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优先评估计划,开展首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工作。实施抗生素环境与健康危害测试和风险筛查,开展制药、养殖等行业抗生素环境风险评估试点。科学评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状况,建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督促登记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登记证上载明的环境管理要求和环境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企业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探索将新化学物质登记或备案情况与建设项目准入管理、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协同联动的监督执法机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将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事项纳入环境执法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生产、进出口、加工使用和销售新化学物质相关企事业单位环境执法检查,依法打击涉新化学物质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广安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新污染物风险管控。严格落实国家优先控制化学品及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一品一策”管控措施。探索开展新污染物川渝联合调查,根据成渝地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新污染物管控方案,对补充清单中的新污染物开展管控措施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建立健全有关地方政策标准。(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广安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严格实施限制或淘汰措施。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对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工业化学品、农药、兽药、药品、化妆品等,未按期淘汰的,依法停止其产品登记或生产许可证核发。按照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要求,禁止、限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加强禁止进(出)口化学品和严格限制用途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开展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加强进(出)口产品新污染物含量管控。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准入管理。落实国家新增列POPs的淘汰工作要求,减少或消除环境和健康风险,确保按期完成淘汰目标。(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广安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严格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对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他化学物质生产或使用量大的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应依法公布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情况以及排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名称、浓度和数量等相关信息。严格落实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要求,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严格执行玩具、学生用品等相关产品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强制性国家标准,做好执法监督落实,减少产品消费过程中造成的新污染物环境排放。全面落实国家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限值和禁用要求。在重要消费品环境标志认证中,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进行标识或提示。(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按照四川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托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省级医疗监管平台加大对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情况的抽查和监管力度。加强抗菌药物经营环节监管,规范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购买,到2025年,零售药处方覆盖率达到100%,依法依规查处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类抗菌药物行为。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要求,严把兽用抗菌药生产行业准入关。在兽用抗菌药经营、使用环节严格落实兽用处方药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严格规范兽药使用,防止超范围、超剂量用药,促进源头减量。到2025年底,5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施养殖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加强水产养殖业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药登记管理,严格落实再评价要求,定期开展农药环境风险监测,加强对农药使用过程中技术指导。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开展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示范推广工作。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监管工作,健全“店村结合”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鼓励在农药生产环节使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的大容量包装物。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物和去向监管,严禁用于餐饮用具、儿童玩具等产品制造。(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按照相关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要求,加强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环境治理。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采取污染控制措施,达到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并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有关要求,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或填写排污登记表,并在其中载明执行的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及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开展环境监测,严格落实排污许可、信息公开、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加强已识别POPs废物的环境管理和POPs污染场地调查修复。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生产、加工使用或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中所列化学物质的企事业单位,纳入我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重点监管。(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十二)强化含特定新污染物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严格落实中省对废药品、废农药以及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废反应基和废培养基等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要求,规范新污染物处理处置活动。强化含特定新污染物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新污染治理科技攻关,鼓励支持相关单位围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关键技术、新污染物相关新理论和新技术以及抗生素、微塑料、兽用抗菌药等生态环境危害机理开展研究,依托高等学校、研究院所等科技资源,开展新污染物相关研究,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新污染物监测技术、环境危害评估和治理科技攻关。(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作。在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岳池朝阳化工园区和武胜县街子工业园区,推动选取石化、涂料、农药、医药、电镀等行业企业,争取开展省级新污染物治理试点。选取龙头制药企业、畜禽标准化示范养殖企业、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推动开展抗生素治理试点。探索制定激励政策,推动新污染物治理企业先行先试。(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依据本方案的相关要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市级有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监管协同,共同做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2025年对本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新污染物治理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将纳入市级生态环境保护常态督察,同步上报,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能力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监督执法、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设新污染物治理信息化平台,加强新污染物治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专项培训,不断提高新污染物治理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广安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监督执法。加强对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管控,采取严格源头管控、强化过程控制、深化末端治理的行动举措,督促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事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要求。加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执法监测和重点区域环境监测。对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对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禁止或限制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其生产、加工使用、进出口的监督执法,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逐步建立新污染物风险预警机制,切实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广安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各地统筹财政资金,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经费保障,加大对新污染物调查监测、风险评估、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的资金投入;支持新污染物治理相关项目申请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污染物治理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政府、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模式。落实新污染物治理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广安银保监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有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和新污染物治理科普宣传教育,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先进案例宣传报道,引导公众科学认识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推动公众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公众监督和有奖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公众通过多种渠道为新污染物治理建言献策、举报涉新污染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强化舆情研判,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新污染物社会共治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教育体育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