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服务资讯>服务要闻

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 做好川渝物流发展文章

发布时间: 2022- 12- 09 10: 46浏览次数:

12月8日,2022四川省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市举行。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物流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物流企业家代表近百人,重点围绕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一体化发展以及商贸物流、铁路物流、仓储物流、冷链物流等前沿话题进行深度探讨与交流。广安日报整理摘录了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主持人:卢琴

嘉 宾:张岩 焦飞 储雪俭 陈仲维 何娟 陈露 万吉梅


张岩

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副主任张岩:

多措并举 推动四川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省物流业发展稳中有进。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现代物流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工作主线是为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物流服务保障。工作目标是建设西部物流供应链中心和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工作重点是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进一步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

为此,建议立足长远加强政策统筹,认准目标就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要立足各地交通枢纽定位、产业分布、开放平台建设等,做好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和布局,避免遍地开花、同质化竞争。

要引育结合做强市场主体。建议各地在农业、制造业、商贸业融合发展领域,各重点扶持1—3家本土现代物流企业,逐步培育成综合服务的供应链龙头企业。要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综合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合理布局到成都、遂宁、攀枝花等重要交通枢纽、物资集散节点,建链补链强链。要发挥物流行业商协会、促进会作用,建立自律机制,整合川企资源,促进交流和抱团发展,提升全省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

还要多措并举强化要素保障,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强化财政政策支持,加大物流用地、用电、用水等保障,强化物流行业法治建设,多措并举,推动四川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焦飞(书面发言):

协同发展 共建川渝物流生态圈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持续推动口岸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社会物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充分显示了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五型”国家物流枢纽能力进一步增强,更显示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的良好发展势头。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总体规划的指引下,川渝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在政府层面,已建立多层合作、定期会议等机制。在物流领域,四川口岸办与重庆口岸办建立了互派干部机制,相互学习,加强对接,寻求突破。在通道建设上,已达成陆海新通道“13+1”省市合作框架,中欧班列共同打响万渝品牌。在水运领域,重庆沪渝直达快线与长江上游、嘉陵江上游水运和港口联动,航空也在中转机场、卡车航班等领域合作。企业合作更是数不胜数,成渝线公路货运量占重庆公路总货运量的30%以上。

在行业协会层面,我会保持了与四川省物流促进会、四川现代物流协会、成都物流协会等协会的兄弟情谊,共同支持四川重庆重大会议、会展举办,推进供应链联盟、成渝物流联盟、多式联运联盟等,合作推进党建引领物流发展。我会也建立了同成都、龙泉驿、自贡、眉山、广安等政府部门的紧密联系。在帮助荣昌、大足、江津、长寿、垫江、万州、广安枣山编制物流规划中,坚持产城相融、产业融合,将川渝物流合作协同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和抓手,多次呼吁将“万达开”合作覆盖到四川广安以及重庆长寿、垫江片区。与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联合推进了广安经开区枣山园区招商,促成了广安智慧物流产业园3个项目的落地。

协会希望在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下,服务川渝政府的同时,积极引导川渝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共同建立川渝物流生态圈,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加快推动川渝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储雪俭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

产业供应链金融物流的数字化转型探索

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速国内大循环建设,特别提出技术、数据、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作为要素市场重点建设,进一步促进供应链物流降本增效。

我理解的物流,是对资源的整合,通过供应链提升竞争优势。物流是物质资料在供应主体与需求者之间,为克服空间与时间距离,并且创造追求高附加值的活动。具体包括:通关、商检、采购、运输、代理、保管、存货控制、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

当前,成渝地区物流要素集成度弱,亟需供应链物流协同发展。广安产业供应链物流面临的发展机遇主要分两带三组团。分别是:合川—广安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汽摩制造、电子信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饮料等产业。广安—长寿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新材料、钢铁冶金、轻工服装、装备制造等产业。广安组团,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东渝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合川组团,围绕建设“双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重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战略支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成渝“后花园”。长寿组团,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商贸物流、都市旅游等高端业态。

如今,消费互联网变为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数据生产为要素、数字技术为手段、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支付为特征的平台经济,从而产生了电商(数字贸易)及数字服务的新型模式。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沉淀,产业数字化转型如何通过采购、生产、物流以及客户需求等端口的无缝对接实现产品、需求、成本等方面的优化。面对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趋势,我认为,产业供应链物流服务有了新的需求,而新需求也带来了产业供应链物流服务,需要提供一体化数字化供应链交易集成服务。在产业供应链的数字转型上,要产品标准化、安全可追溯、交易可信任。


陈仲维

成都市行政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对外开放专家组组长、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原主任陈仲维:

推动西南地区成为新的供应链枢纽

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委《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指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企业是主体。改善物流环境,政府是关键。改善物流环境三要素:枢纽、通道、网络。实践证明,一个区域只能有一个枢纽,城市之争就是枢纽之争。而通道是依托交通路网,通过积极组织班列、航运、航班高效开行,真正实现“畅通道”,延伸腹地市场。网络就是物流体系建设,各城市都应积极努力融入全球物流体系,成为重要节点。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与全球供应链变革,激活全新“陆权时代”。倡议推动内陆城市变“口岸城市”,是内陆地区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机遇。

“双循环+双城圈”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内陆地区更应紧抓开放机遇,拓展辐射半径重塑经济地理。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经济社会版图的“第四增长极”。相比其他经济增长极,成渝地区深处内陆,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正是“物流”。

在南向通道建设中,以成都为核心,画一个3000公里半径,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均在辐射范围,借助铁路运输成本低、时效高。在物流成本、效率优势下,西南地区将迎来与东南亚、南亚之间巨大的贸易机遇、产业发展机遇,潜力巨大。

借助南向通道,向南对外开放必然将带动两大经济走廊的贸易、生产要素流通落地,迎来产业发展机遇,推动西南地区成为新的供应链枢纽。


何娟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物流管理系主任何娟:

支持打造供应链金融技术新高地

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连接着产业供应链和消费两端,广泛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以千万计的中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发挥着“保通、稳链、纾困”的重要支撑作用。四川有着金融基础优势,面向泛欧泛亚、“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我认为,四川发展供应链金融产业的总体思路是政府宏观引导系统谋划,行业协会中观协调,微观市场主体聚焦主业,协同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

因此,我建议利用“十四五”重大政策的窗口期,制定我省供应链金融产业的中长期规划,统筹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

建议以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建设为依托,统筹推进供应链金融产业布局发展,将供应链金融产业列为“产金融合”省重点项目。

依托五粮液、西南交通大学等优质资源搭建动产智能监管大数据平台,联合国内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实验资源和能力,以“银企信息系统直连+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创新方式,建成“仓单、运单、提单、订单”“四维一体”的共享实时数据湖,直接服务对接各类网络服务任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示范。

建议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搭建专业化的四川省供应链金融商业信用分析平台股份有限公司,构建形成多元的、广泛的、有活力的产业经济联盟体。

着眼于全球数字经济产业爆发式增长前的“窗口期”,积极支持打造供应链金融技术新高地,构建全国供应链金融动产智能监管大数据融合应用示范区、动产智能监管技术产业园区,引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物流产业链高端技术未来产业发展,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陈露

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露: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四川特色

“单一窗口”是参与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的相关各方能够在单一登记点,递交满足全部进口、出口、转运相关监管资料和单证的一项措施。实现申报人通过“单一窗口”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满足口岸管理和国际贸易相关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信息,相关部门在实施监管职能,将处理的状态或结果统一通过“单一窗口”反馈给申报人。

“单一窗口”是伴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需求应运而生,受众多国际组织大力倡导、世界各国积极推动。我国“单一窗口”建设总体思路中,对组织保障提出了“中央标准+地方特色”的构架。

截至2022年9月,四川“单一窗口”运营累计收到8339万单业务申报,11836家注册企业,53.55亿出口退税申报金额,18大类764项国家标准版服务功能,24项地方特色服务功能。

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线上交易模式,改变了传统外贸营销方式。2016年至2022年,四川共获批8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都、泸州、德阳、绵阳、南充、眉山、宜宾、达州)。2022年1至10月,四川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已达到821亿元。

从“单一窗口”反馈的四川近10年贸易方式变化数据来看,自2016年起,加工贸易在贸易方式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峰值,加工贸易占比达63%,产能已近极限。2020年后,加工贸易占比开始降低。2021年至2022年,四川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持续提升。其中,民生消费类产品进口、用于生产制造的关键设备及原材料进口两大类,是四川进口增速最快的产品领域。


万吉梅

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港投川南临港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万吉梅:

开创物流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新篇章

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四川省港投集团贯彻省委、省政府“整合泸州、宜宾、乐山等地港口资源,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部署,于2020年组建推进港口一体化运营、发挥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的国有运营公司。

公司以5G智慧技术、低碳生产、绿色管理、循环利用的模式,加强对川南港口的统一运营和统一管理,构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发展港口运营、物流贸易、临港产业投资三大业务板块。拥有员工700余人,资产总额近90亿元,实现营收110亿元。先后荣获“四川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国家AAA级物流企业”等荣誉。目前拥有一水(长江水运公司)三港(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

作为“绿色水运的践行者”,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节能减碳工作,多举措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引导磷矿、纸浆、钛精矿、进境粮食到港全程绿色物流中转、发运。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打造宜宾港5G智慧港口,绿色低碳港口;推广应用新能源船舶制造,全面实现岸电设施码头全覆盖。

公司还围绕临港布局投资绿色低碳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园建设,打造高端游艇产业,建成的“锦江02”全锂电驱动的客船投运成都锦江夜游市场,助推跨越式发展。

公司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逐梦“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开创物流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新篇章。(本图片由主办方提供